#不肖業者瞎稱台灣豬又如何?
#衛生局有檢驗萊劑豬肉預算嗎
#萊豬帶來社會成本民眾買單
參與立法委員賴香伶國會辦公室 舉辦萊豬不要來、食安要把關社區座談,我們與豬農面對面討論,感謝鄉親熱情交流意見,讓我們更了解豬農的困境。
萊克多巴胺劑的豬影響的除了健康風險之外,還有豬農需面對美豬不對等的畜養成本競爭,目前政府提到輔導養豬產業來提升競爭力,也只聞樓梯響,並沒明確實際行動。
雖然美豬主要以冷凍肉品包裝,溫體豬肉還是以台灣豬為主,但我們對於豬肉再製品無法標示感到恐慌,如何清楚標示來源,如何控制萊豬進口量,如何將未正確標示來源的食品裁罰、訂定合理罰責等等,這都是開放美豬後帶來的社會成本。
如果明年一月一日起開放進口,餐廳老闆標示豬肉來源又是一個挑戰,本店使用澳洲牛、台灣豬,如果不小心貢丸、香腸沒標示,或不知肉品來源而被客人執疑,讓認真的衛生局到處來查水表,除了累死三軍,也防不勝防!
如果餐廳老闆為了避免麻煩,不論來源是不是萊豬都瞎稱台灣豬,反正衛生局也沒編檢驗萊豬預算,政府一向對基層食安得過且過,倒霉的還是人民。